本网讯(李佳芳 通讯员
王宇涛):2024年以来,西安公安以“五共治三排查一管理”预防警务机制破题派出所主防和基层社会治理,切实做到打防并举、以防为先,坚决守牢“七个不发生”安全底线,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答卷,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创历史新高……成绩背后,是无数基层民警的日夜奔赴——他们俯身一线、躬身力行,让主动警务、预防警务、连心警务落地为可触可感的平安实景。即日起,本专栏将聚焦落实“531”预防警务机制成绩突出民警,进行事迹展播。从共建共治到化解纠纷,从隐患清零到服务民生,看他们如何以“微光”汇聚星火,照亮西安的平安底色。

在商住城改一体的杨家社区,租客流动频繁,人员构成错综复杂,社区管理面临重重挑战。经开分局明光路派出所社区民警苏明,以市局 “531”
预防警务机制为指引,秉持 “用心用情用力” 的服务理念,凝聚公安智慧与群众力量,推动社区警务工作精细化升级,书写出汇聚 “小力量”、构筑
“大平安”的精彩篇章。
“熟悉社情民意,是社区民警的基本功。” 苏明对 “悉”
字有着独特解读:上“采”下“心”,寓意用心采集民情。他将这份理念付诸实践,细化完善138册分类“账本”。小到邻里纠纷,大到安全隐患,全部都建档立卡、销号管理。这套动态更新的“民情数据库
",成为他精准防控的"导航图 "。

走访中,苏明发现部分商铺乱拉电线、飞线充电以及居民电动车乱停乱放,甚至将电瓶带回家充电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情况。他与物业紧密协作,合理规划停车点,并分两批安装了444个电动充电桩,实现了解决群众充电难题、规范停车秩序、消除安全风险
“一举三得”。
针对城运公寓车辆乱停、交通拥堵的问题,苏明与业委会密切协作,通过科学规划,开辟出新的停车区域。同时,他积极推动小区安防设施升级,安装防盗网与公共视频设备,增设微型消防站,进一步筑牢了小区的安全防线。随着社区面貌焕然一新,“苏警官”
的名字也在居民心中扎根,赢得广泛赞誉。

面对复杂的社区管理难题,苏明严格落实 “五共治”
要求,精心组建了信息收集、矛盾联调、治安巡防、宣传防范、应急处置、管理服务6支专业群防队伍,构建起交叉立体的防控网络。
信息收集队化身“社区雷达”,第一时间感知风险苗头;矛盾联调队整合律师、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,实现“调解在楼下”;治安巡防队在重点时段和地段加强巡逻防控,打造基础防控网络,填补防控盲区;宣传防范队深入到社区角落,广泛开展防火防盗防诈等安全宣传教育;应急处置队定期组织演练,有效预防和制止各类违法犯罪和个人极端案事件。

在杨家社区,“暖心警务会客厅”
是个有故事的地方:群众淘汰的旧茶几成了“议事的圆桌”,废弃鱼缸养着居民捞来的小鱼,苏明亲手栽种的绿植向阳生长。这里不仅是矛盾调处站,更是冬日里的一杯热茶、雨中的一把伞。正如苏明所言:“把暖心警务会客厅建成群众第二个家,平安才有了根基。”
今年以来,苏明带领这些队伍成功化解 29 起矛盾纠纷,消除 230
余个安全隐患,为杨家社区撑起一片安宁祥和的天空。如今,他负责的海珀兰轩、城运公寓小区已连续九年保持
“零发案”,社区治安环境持续优化,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节节攀升。难怪居民们都说:“有事儿找苏警官,比打 110 还管用!”
热爱可抵岁月漫长。在 “预防警务” 的新征程上,苏明凭借“采心”
的执着、“共治”的智慧、“暖心”的温度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,彰显着人民卫士的赤子初心,持续为杨家社区绘就平安和谐的美好画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