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建庄‖美丽中国摄影诗歌之山西篇/晋祠记事
2024/1/5 9:37:46 来源:顶端新闻 作者:戚建庄

晋祠初名唐叔虞祠,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。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,周武王灭殷7年以后,因病去世。他的长子诵继位,是为成王,因成王年幼,便由其叔父旦代行天子的职权,史称“周公摄政”。在“周公摄政”期间,实行土地分封制,把周室子弟,族属功臣,根据军政需要,分别封给一定的土地去做诸侯。周成王在游戏中封胞弟叔虞为唐国诸侯。叔虞来到唐国以后,励精图治。利用晋水,兴修农田水利,大力发展农业,使唐国百姓从此安居乐业,生活富足。造成日后七百年间,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,一派兴旺景象。叔虞死后,人们为了纪念他,就选择了这片山清水秀的地方,修建了祠堂,供奉他,取名唐叔虞祠,因境内有晋水流淌,于是,将国号“唐”改称为“晋”,祠堂改名为“晋王祠”,简称“晋祠”。
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所著的《水经注》一书中,对当时的晋祠做了这样的描述:“沼西际山枕水,有唐叔虞祠,水侧有凉堂,结飞梁于水上。”由此可见,早在1500年前,晋祠就具有相当规模了。祠内现有宋、元、明、清各式建筑100余座,其中,宋建圣母殿、鱼沼飞梁,金代的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。
武王伐纣定乾坤,
唐叔封晋建功勋。
周柏隋槐越千年,
顶风傲雪风骨敦。
太原兴龙唐朝盛,
难老泉水四季春。
宋塑侍女赞圣母,
鱼沼飞梁世绝伦。
2006年8月20日